
回顾历史、总结经验、脚踏实地、铺就我院锦秀画卷
展望未来、克难攻坚、昂首阔步、描绘我院宏伟蓝图
8月3日下午,我院特邀原省建设厅副厅长、总规划师胡理琛先生来我院作题为《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40周年有感》的学术讲座,讲座由赵鹏副院长主持,我院城乡规划、风景园林、建筑设计等各专业规划设计人员共近百余人次参加了本次交流。
胡理琛(1938- ),教授级高级建筑师、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。1962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。1983年至1999年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兼总规划师,曾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、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、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、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、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等职。

胡理琛先生1980年获杭州西湖《曲院风荷湛碧楼及荷塘亭榭布局方案》设计竞赛第一名,2005年因温州康园小区设计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。在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、总规划师期间,长期分管并业务指导全省建筑设计、城市规划、历史文化保护、风景园林等领域,无论在专业造诣还是管理岗位上都卓有成就,是一位治学严谨、一丝不苟的长者和前辈。
“没有故事,也就没有历史和传承“,历史以事而传,亦因人而存。在两个多小时里,83岁的胡老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城乡规划、建筑设计、风景园林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,回顾了我省城市规划工作40年前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“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”的僵化模式,随着我省市场经济发展和八八战略实施的驱动,展现了新观念、新目标、新职能、新方法、新手段的进步历程,他还提请大家当前要重视的几个问题:1、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,既坚守中华文化本根,又要与时俱进,处理好继承与发展,保护与更新的关系;2、认真贯彻党的建筑方针“适用、经济、绿色、美观”;3、今后我省风景名胜区现代化发展目标;4、学习余森文学术思想,深化对杭州西湖园林现代化核心文化内涵的理解。并勉励我院在进入新时代后更需积极作为。胡老先生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,以亲历者的身份,特别向青年同志们,回忆了老一辈大师的感人事迹,包括建筑泰斗、导师梁思成(1901年生),城市规划泰斗、富春江——新安江风景区提议人陈占祥(1916年生),杭州西湖现代化奠基人、我国社会主义园林开拓者之一、“千岛湖“取名人余森文(1904年生)以及1953年指导杭州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苏联专家穆欣,1985年接待曾经50年帮助我省嘉兴等城市规划的波兰专家萨伦巴,讲了故事、谈了感情,也立了榜样。
梁思成
1927 哈佛大学攻读建筑史博士
1928 与林徽因共同创办东北大学营建系
1930 参与天津市规划
1931 参加中国营造学社
1946 耶鲁大学教授、联合国大厦顾问总建筑师
与林徽因共同创办清华大学营建系
1950 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
1950 北京市梁陈方案起草人之一
陈占祥
1944 利物浦大学建筑学硕士,师从贺尔福
1945 伦敦大学学院(UCL)城市规划博士,师从阿伯科伦贝
英国皇家规划师学会会员
参加战后伦敦南三城市规划
1946-1949 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工程师
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总图组长
1949-1954 北京市总规划师兼清华大学教授
1954-1979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、情报研究员
1979-1987 国家城市总局规划研究所 顾问总规划师
1980 杭州市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
富春江——新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提议人
1950 北京市“梁陈方案”起草人之一
余森文
1925-1928 广州中山大学继续学习并任教
1934-1936 中国交通部国际电信局驻伦敦专员并在伦敦政治经济 学院留学,还曾在伦敦皇家植物园做过研究,回国后曾任同济大学教导长。他是一位学贯中西,融汇古今,精通英语,又通德、法、意、拉丁等多种语言,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底,又有丰硕的西方文化素养的学者。
1949-1966 余森文历任杭州市工务局(后改称建设局)局长、杭州市园林局长、浙江省建工厅副厅长、杭州市副市长。
1978-1992 浙江省建委顾问、杭州市政协副主席,浙江省园林学会首任理事长。
杭州市第一张总体规划草图
“梁陈方案”
仿佛一部生动的浙江省现代城乡规划、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的口述史,胡老先生的报告娓娓道来、绘声绘色,使得在座的听众对我省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切的认识。胡老期待我院、尤其是在座的青年同志们学习前辈严谨的治学精神,孜孜以求的事业心和百折不挠的信念,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有更大作为,为我省城乡规划事业做出更新贡献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